本文作者:admin

创新医疗器械对港股18A说不!键嘉医疗、北芯生命、赛诺威盛、捍宇医疗、思哲睿等冲刺科创板上市

admin 2023-04-08 10
创新医疗器械对港股18A说不!键嘉医疗、北芯生命、赛诺威盛、捍宇医疗、思哲睿等冲刺科创板上市摘要: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医药投资部落  国内新锐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正在集体抛弃港股18A。  2023年...
󦘖

微信号

15618884964

添加微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医药投资部落

  国内新锐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正在集体抛弃港股18A。

  2023年4月2日,杭州键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键嘉医疗)向科创板递交招股说明书,并获得受理。

  键嘉医疗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比科创板开板就早了半年而已。

  键嘉医疗专注于手术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研发,产品线包括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种植牙手术机器人等,目前为止尚未有正式收入,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仅2022年前9月的亏损金额就高达-2.77亿,账上货币资金仅剩1亿。

  放在此前,这样的公司大概率会选择港股IPO,因为平均时间周期更短,上市的确定性更大;但是键嘉医疗果断选择了科创板。

  键嘉医疗不是唯一作出这种选择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公司。

  在键嘉医疗递交科创板招股说明书的前3天,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芯生命)也向科创板成功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北芯生命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新锐公司,公司布局了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房颤等领域。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4个产品,在研产品共有13个。

  和键嘉医疗类似,北芯生命也处于未盈利状态,从2020年到2022年前3季度,北芯生命的净利润为-0.5亿、-4.49亿、-2.52亿。

  在北芯生命之前2天,主营CT影像设备的赛诺威盛也向科创板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这同样是一家尚未盈利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更早的时候,主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的捍宇医疗,在已获得港交所聆讯的情况下,最终选择放弃,毅然转投科创板,目前已经进入问询阶段。

  处于问询阶段的还有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哲睿”),这也是一家主营手术机器人、没有收入只有亏损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除了上述已经正式递交科创板IPO说明书的公司,目前处于科创板辅导阶段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还包括:搏动医疗、术锐机器人 ... 等等。

  相比于港股18A开放之后不久,心脏瓣膜领域三家头部企业先后登陆港股18A的盛况,目前的这一波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对港股可谓是避之不及,充满嫌弃。

  本质的原因,在于港股已上市的未盈利医疗器械股的惨淡现状,吓退了一干医疗器械公司及其背后的投资人。

  首先,是IPO首发融资金额的迷你化。

  目前,最后一个登陆港股18A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是康沣生物,康沣生物于2022年末的12月30日压哨IPO,募资金额2.1亿港币,扣除各种发行费用后,净募资金额约为1.4亿港币。

  这个募资金额,对于尚处于烧钱阶段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除了得到一个“上市公司的虚名”,毫无益处。

  但是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种超级迷你的融资金额,也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康沣生物在上市之后,流动性长期不足,经常每天成交只有2-3笔,有时候甚至是全体0成交。

  其次,是估值体系的全面崩塌。

创新医疗器械对港股18A说不!键嘉医疗、北芯生命、赛诺威盛、捍宇医疗、思哲睿等冲刺科创板上市

  目前为止,在十几家港股18A的创新医疗器械上市企业中,除了上市时间较短的健世科技以外,其余皆遭遇了惨烈的破发,其中甚至有跌破IPO之前N轮的融资估值,有的目前市值低于公司成立以来总融资金额。

  这是一个斩尽杀绝的价值毁灭过程。

  最后,是流动性的枯竭,这个问题比估值破发来得更为严重。

创新医疗器械对港股18A说不!键嘉医疗、北芯生命、赛诺威盛、捍宇医疗、思哲睿等冲刺科创板上市

  以2023年至今所有交易日的成交金额,计算得到的日均成交金额来看,只有早先上市的瓣膜三剑客和市值最大的微创机器人流动性尚可,保持在数千万港币的规模。

  剩下的公司,流动性就不那么乐观,日均成交金额在100万港币以下的有好几个,从换手率角度来看,日均换手率低于0.1%的有一堆,最低换手率甚至只有0.01%。

  综上,完全可以理解,有吃亏的投资者说:港股18A就是“假上市”。

  港股的顽疾

  虽然港股18A推出的时候,港交所也是雄心勃勃,意欲打造亚洲Biotech上市高地,但是从客观情况来看,港交所并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

  从投资者构成来看,港交所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偏好蓝筹大票,作为未盈利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其市值往往处于中小市值的范围,往往无法进入机构投资者的视线范围。

  此外,港股本身是一个股票供大于求的市场,目前也未曾看到太多专注内地医疗领域的投资基金,对于来自内地的未盈利Biotech企业,相当部分的投资者其实还是通过包括港股通等各种渠道曲线入市的内地投资者。

  但是很不幸,对于很多创新医疗器械,个人投资者是缺乏认知的,不信你随便在股吧拉个人,问他什么是FFR、什么是三尖瓣介入,估计对方都是一脸懵。

  没有流动性,导致些微的卖盘就造成股价暴跌,从而导致更加没有流动性,一个恶性循环。

  总结下就是:对于处于未盈利阶段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港股的条件确实显得比较敷衍。

  但是科创板的情况就大不相同、

  首先对于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和流动性,科创板远远超过港股,甚至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

  其次,目前公募基金中医疗专项基金的整体规模已经颇大,最大的医疗基金规模甚至高达数百亿,只要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只要企业基本面还有些许的亮点,就能轻而易举地引发资金的关注。

  以同样处于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器械的佰仁医疗为例,其市值已经超过港股的“瓣膜三剑客”(启明医疗、沛嘉医疗、心通医疗)的市值综合,流动性也远胜于其中任何一家。

  有鉴于此,科创板日益成为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的首选之地。

  甚至,已经有激进的投资人,在新投资项目的对赌条款中,将“港股上市”排除在合格IPO的范围之中:港股,就算了吧。

󦘖

微信号

15618884964

添加微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