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转自:北京商报
首相接见。恐怕OpenAI是第一次得到这种待遇。4月10日,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访问日本,并在当日上午会见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在此之前的半个月内,OpenAI被一些国家陆续下了禁令,质疑声也随之袭来。对于想从“非营利”走到营利的OpenAI来说,多条腿走路是最安全的选择,毕竟“赚钱嘛,不丢人”。
探路
据报道,Sam Altman在与岸田文雄会面后表示,“看到日本采用这项技术真的很令人惊讶”。Altman补充道,他正在考虑在日本开设办公室,希望“用日语和日本文化更好地制作AI模型”。此外,日本还将“帮助制定全球监管议程”。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Matsuno Hirokazu也在记者会上提到了这项技术的潜力。他指出,为了减轻公务员的工作量,可能会考虑采用人工智能。但他也提到了这项新技术的固有风险,Hirokazu指出,“政府将继续努力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同时考虑如何处理机密信息,以防信息泄露的风险”。
在岸田文雄和Altman会面之际,一些日本大学已经为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制定了标准。许多相关人士警告称,这对教育的潜在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
OpenAI为何此时选择离开“出生地”?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OpenAI面临商业化压力巨大,出海到其他国家意味着要开拓海外市场。不过需要考虑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国家具备一定经济实力,企业可以提升知名度,增加新的收入来源;二是文化价值观相近,不会产生激烈文化冲突;三是与美国本土的政治与舆论环境兼容。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公司也在中国申请了GPT4商标。天眼查显示,今年3月欧爱运营有限责任公司(OPENAI OPCO, LLC)申请注册1枚“GPT-4”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当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
有接近微软的人士猜测,此举可能为了更好地让中国用户接入OpenAI API服务,以展开中国国内业务。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微软与OpenAI,但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回复。
冲突
OpenAI在日本的高规格待遇,与在其他国家的处境大相径庭。3月31日,意大利成为第一个“封杀”ChatGPT的国家。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限制OpenAI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并开始立案调查。同时该机构还指责,尽管根据OpenAI的条款声称该服务面对13岁以上的用户,但并没有使用任何过滤机制来验证用户的年龄。
根据意大利方面的要求,OpenAI须在20天内通过其在欧洲代表向监管机构通报公司执行其要求而采取的措施,否则将被处以最高2000万欧元或公司全球年营业额4%的罚款。
在意大利暂时禁止ChatGPT后,其他欧洲国家也开始研究是否需要更严厉措施来控制该软件。据报道,法国和爱尔兰的隐私监管机构已经与意大利的同行联系,以了解更多关于禁令的依据。
“我们正在跟进意大利监管机构。”爱尔兰数据保护专员的发言人说,“我们将与欧盟所有的数据保护机构就此事进行协调。” 德国数据保护专员也表示,德国可能会跟随意大利的脚步,出于对数据安全的考虑禁止ChatGPT。
在北美,加拿大隐私专员办公室(OPC)宣布对OpenAI展开调查。该机构的一位隐私专员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隐私的影响是OPC的优先事项,“我们需要跟上快速发展的技术并保持领先,这是我作为隐私专员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不过在张孝荣看来,禁止的国家是少数案例,大多数国家采取观望态度。随着技术应用发展,未来会出现更多技术冲突,但冲突不是禁止的借口,早冲突早解决,行业与市场也会更加进步。
一位消息人士也表示,意大利的举动旨在与OpenAI开始对话,以解决在ChatGPT遵守欧盟数据保护规则方面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禁止该工具。对这一情况,OpenAI 表示,该公司愿意同意大利当局合作,以确保遵守隐私法规。不过目前OpenAI在欧盟没有办事机构。
在被问及意大利对ChatGPT的禁令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发布会上表示,日本已经注意到其他国家所采取的行动。松野博一表示,在评估如何应对数据泄露等问题后,日本将继续考虑是否引入人工智能以减轻政府工作人员工作负担。
意图
毫无疑问,OpenAI在迈向更复杂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该公司到目前为止的商业模式意味着,再先进的技术仍然需要有人买单。
OpenAI成立于2015年,创立之初便将自己定位为“非营利组织”,目标是以安全的方式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使全人类平等受益,而不是为公司的股东创造利润。
但在2019年,OpenAI 改变了它的初衷,成为了一家名为“OpenAI LP”的营利性公司,由一家名为“OpenAI Inc”的母公司控制。在那之后没几个月,微软就注资了10亿美元。
而ChatGPT爆火以后,收入也随之而来。据知情者透露,OpenAI曾告诉投资者,预计今年营收将会达到2亿美元,2024年将达到10亿美元。但目前为止,OpenAI还未盈利。以2022年为例,公司预计该年总收入为3600万美元。但这一年,他们花掉了5.44亿美元。也就是说,光去年一年OpenAI就亏损了5亿多美元。
张孝荣认为,OpenAI的技术全球领先,GPT模型已经初步展示了影响力,目前没有相似水平的竞品,随着GPT4以及5.0推出,AI大模型会越来越完善,商业化盈利也不是难题。
不过也有人担心,摆脱了经济压力的OpenAI可能将不再那么“open”,继而放弃“开发造福每个人的AI技术”的精神。还有人怀疑它的模型将沦为MS Office中花里胡哨的插件,让过去“开放和创新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
分析师Alberto Romero就发出疑问:难道他们已经与微软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以至于忘记了最初“造福人类”的宗旨?还是他们真的以为自己拥有最好的工具和人才可以独自开拓这条道路,这是否意味着OpenAI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建设未来,还是考虑到了更多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想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 图片来源:新华社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