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转自:北京商报
经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遇袭“插曲”,G7(七国集团)结束了在日本札幌的气候、能源和环境会议,并在会后发表了一份长达36页的公报,表示将加速能源转型。然而从现实角度看,G7各国在实现自己的能源目标路上各有艰难之处,比如海上风电容量不足、光伏产业资金不够等。眼下,欧洲能源价格依然处于高位,供应前景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互相反对
基于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经济动荡,G7承诺最迟在2050年之前加快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并实现净零排放。到2030年和2035年,碳排放量需要比2019年减少约43%和60%,此外,G7重申了在2025年前结束对化石燃料行业补贴的承诺。
日本环境大臣Akihiro Nishimura表示,G7希望向国际社会证明,联盟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承诺是坚定不移的,即便出现了俄乌冲突这样的扰动因素。美国气候问题特使John Kerry则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声明,表达了G7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目标上的团结一致。
公报中表示,其将优先逐步淘汰煤炭发电,尤其是那些不采取措施捕获碳排放的工厂,但G7公报中并未提及淘汰燃煤电厂的具体时间表。因为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提出到2030年淘汰燃煤发电的目标,遭到了东道主国日本的反对。
据了解,日本国内近三成发电量仍然依靠煤炭,所以认为这一目标并不现实。日方还向参会的各国表示,日本的煤电产业正在推广所谓的“清洁煤”技术,即押注氨燃料作为一种低碳能源,计划与天然气或煤炭一起减少现有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
但这一计划遭到G7其他国家和环保组织的批评,认为氨本身虽然不是温室气体,但其生产严重依赖化石燃料,而且尚不具有商业可行性。据悉,英国、法国和加拿大已向日本施压,要求后者在G7环境部长公报中修改有关推广氨和氢作为低碳燃料的措辞。
气候变化研究机构E3G的高级助理Alden Meyer在公报公布后不久评论称,公报包含了大量的细微差别,以允许G7在能源战略上存在差异。他指出,G7在气候问题上发表了大胆的言论,但真正的考验是他们如何向世界证明气候雄心。虽然G7阻止了更广泛的化石能源使用,然而这些承诺还称不上是行动的真正号角。
雄心考验
根据公报所述,海上风能和光伏的建设建立在每个国家的现有目标之上。公报中指出,G7将在2030年前将海上风电容量共同增加150吉瓦(1.5亿千瓦),并将太阳能容量增加到1太瓦以上。这一目标十分大胆,海上风能容量较2021年将增加6倍,而太阳能容量则将增长逾3倍。
然而从现实角度看,想要完成不是件容易的事。以德国为例,其目标是在2030年至少安装30吉瓦的海上风电,并在2045年安装70吉瓦的海上风电。然而根据德国风电行业的联合报告来看,目前德国海上发电的装机容量仅为8.1吉瓦,而且在2025年前,业内预计德国海上风电项目不会有更大的扩张。
作为对比,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过12亿千瓦,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的核电规模均达全球第一。
该报告还指出,德国想要实现目标,需要在最后五年中建设约20吉瓦的海上风电,实践难度颇大。光伏产业中也有类似的问题,而资金不足正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列席会议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候任主席、阿联酋官员Sultan al-Jaber认为,G7必须考虑到其他国家,并达成更公平的气候协议,而现在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帮助仍然不够。他强调,发达国家必须兑现他们在2009年COP15会议上作出的1000亿美元承诺,用以支援较不发达国家实现能源转型。
转型争议
对于能源转型方式,各国也有自己的考虑,比如核能在欧洲仍然存在争议。上个周末,欧洲核电行业发生截然相反的两件事:随着最后三座核电站停止运行,4月15日起,德国核电正式归零。而在德国退出核能几个小时后,4月16日,芬兰一座装机容量1600兆瓦的新核电机组投入正常运行。
2011年福岛事故发生后,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政府制订核电退出计划,准备逐步关停境内全部17座核电站。仅剩的3座核电站原计划在2022年底全部关闭,但俄乌冲突后的天然气缺口导致冬季电力短缺风险陡增之后,德国政府对待核电的态度出现逆转,允许3座核电站继续运行至2023年4月15日。
在国内,德国的核淘汰仍然存在争议。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希望继续运营核电站,他建议联邦政府修改《原子能法》。他在1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巴伐利亚州要求联邦政府同意该州对核电的持续运营负责。他说:“只要能源危机还没有结束,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还没有成功,我们就必须在未来数十年内最后使用各种形式的能源。”
尽管核能在德国用能结构中占比不算高,但关闭核电站仍引发了民众对能源短缺的担忧。相关民调结果显示,目前2/3的德国人反对淘汰核能,不少人担心电费将继续上涨。
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还有大量工业制造企业,告别核能后他们恐将面临更高昂的能源成本。有在当地经商的人介绍,他的中餐馆此前月均电费2000多欧元,今年已涨到每月6000多欧元,“弃用核电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德国缺少风能和太阳能的情况下,作为传统能源的燃煤和核能常成为发电安全的重要支撑。不过这一决定并不意味着德国将减缓清洁能源发展,相反,德国将加大投资风电、光伏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但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22年,传统能源发电占德国总发电量比例高达53.7%,其中燃煤发电占33.3%,核能占6.4%。此外,他们“押宝”的氢能,技术前景尚不明朗,生产成本十分高昂。
林伯强进一步表示,目前,德国的退出并没有影响欧洲其他国家继续使用核电,并且不同国家在能源开发上有不同的选择和路线。例如,法国目前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发电国家之一,核能约占其电力供应的70%;英国计划在2030年之前建设新的核电站,以支持其清洁能源转型目标;瑞士也一直在推动其核能产业发展,目前核能占该国电力供应的40%左右。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