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来源:华商韬略
1990年,上海市委研究室发表了一篇调研报告,主要反映了外商投资的难处。获批的外商项目,从工商、税务到土地,要盖一百多个章才能开工。
时任上海市长朱镕基看到这份报告,提笔批示:不改革,要完蛋。
外资投资难的问题,就这样打开了缺口。
2001年,已经担任国务院总理的他,又就外资问题,讲了一段话:
“如果我们的投资环境不改善,不能让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有用武之地,放开手脚去创造自己的事业,你们就不会回来。”
在吸引外资这件事上,上海是公认的模范生。
它是全球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的汇集地。2022年底,上海拥有83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超过500家外企研发中心,还集齐了全部世界500强企业。
这和上海的一些特质,是分不开的。
知弊就改,需要开放的态度;门类齐全,靠的是包容的思维;但如何让别人过得好,自己也能过得好,这就需要共赢的智慧。
上海很早就意识到,要把外资引导到自己需要的产业上去。
1993年,汽车系统巨头、美国德尔福进入上海,从市里到浦东开发区,帮着德尔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连办公室都是和当地企业借的。三年时间,德尔福的动力、底盘、转向、车门系统,统统来到了上海。
跟在它后面的,是博世、采埃孚、麦格纳国际等几十家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今天,全球汽车零部件TOP10,有9家的中国总部位于上海。
所以当特斯拉进入时,它的上海超级工厂毫不费力,就得到了一条比美国更好、更完整的配套产业链。
那些零配件公司,如今为几乎所有中国新老车企供货。如果说,今天中国汽车业正在弯道超车,那“新势力”们的超车底气,恐怕有一多半是产业链给的。
眼光上超前、做事上先惠人再惠己,所谓共赢的智慧,其实并不难懂。
作为当年外资的重要一极,经历了这一切的美国,理应对“开放包容共赢”感受最深,作为信仰市场经济的大国,对这些道理也应该是最懂的。
但有些时候,美国人看起来又没那么懂。
比如最近,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分析师报告。
报告的主题很简单:跨境电商平台Shein、Temu及其他中国电商存在数据安全、采购违规、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
报告的结论也很干脆:建议美国政府保持警惕。
让人“保持警惕”的“问题”,肯定有迹可循,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是很敏锐的。(因有人看不懂,此句在嘲讽)
今年三月份的前三周,中国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好成绩:
根据Sensor Tower数据,美国应用商店下载量排名前5的热门APP中,来自中国的APP占据了其中4席。分别是拼多多旗下的电商全球化业务Temu、字节跳动旗下的视频编辑应用CapCut、短视频应用TikTok,以及快时尚品牌Shein。
虽然中国APP“霸榜美国”,但也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往大说,这是市场竞争的一次胜利,再大一点,也无非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说到底,一款APP,用的人多了,下载量就大,没什么人用,下载量就小。毕竟,手机握在美国用户的手里。
所以这些指责,总让人想起《主角与配角》里,陈佩斯那句台词:你还管观众爱看谁吗?
企业做的是生意,要的是市场,面对指责,中国企业不太会说反击的话,但在它们身后,自有为它们发声的力量。
4月20日下午,在国务院商务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表示:
美方近日发布的所谓分析师报告,在未经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多次使用“或许”、“可能”、“似乎”等不确定表达,并通过引述不具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的美国企业单方面声明,对中国电商平台进行指责。美方做法既不专业,也不负责任。
与“事件”相呼应的,是美国的另外一个动向:据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正在争取未来几周内签署行政命令,限制该国企业对中国高科技等关键经济领域的投资。
这一次,站出来发声的是中国外交部。
在4月21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作了个不太客气的回应:
“美方的真实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严重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的是整个世界的利益。”
这两个回应,说的是两件事,但听起来,又像是在说同一件事。
在“利人”的层面上,中国的电商平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并不需要太多谦虚。
作为快时尚跨境电商,Shein做了一个尝试:在帮助中国服装产业出海的同时,让消费者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与那些曾经试图把每一分利润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传统贸易商不同,Shein更认可的生意逻辑是大家都有利可图。
于是我们看到,在工厂一端,Shein为了说服工厂合作,不仅账期上爽快,更主动给工厂补贴资金,承担成本高昂的样衣打板。
在消费者一端,Shein选择用更便宜的价格,依靠大数据分析,高频上新更多的爆款;为了优化物流服务,Shein团队在海外做了一番大规模实地调查,从哪个海关通关效率最高,在哪里设海外仓发货速度最快。以保证“用普快的成本,达到特快的速度”。
这就是更好的服务,这就是“利人”。
作为跨境电商新巨头,Temu有一个最让消费者欢欣鼓舞的特点:性价比。
在Temu畅销榜靠前商品里,日百用品、服装鞋履是最大的两个品类,在服装鞋履上,即使和已经很便宜的友商Shein相比,它的抽样单品还可以便宜30%;对标亚马逊的家居百货,Temu的价格更是优势尽显,部分标品配件价格甚至低于亚马逊一倍以上。
出海首站选址就在美国的Temu,该国流量占比达到93.37%。对于这些美国用户来说,用更少的开支,得到同样的商品;甚至在平台算法的推荐下,更快地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商品。
这同样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这同样是“利人”。
作为一款剪辑软件,CapCut让人们能够使用各种模板、滤镜、视觉效果和音乐轻松编辑视频。重要的是,它完全免费。
让全球2亿用户的生活更美好,让展示创作的专业门槛更低,这还是“利人”。
同时,这些中国电商平台、乃至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在海外的运营,都为所在国带来了衍生产业、税收与就业,以至于无数人因为想不到的原因,受惠于此。
这些带给用户的价值,统统是“利人”。
站在市场竞争的角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中国跨境电商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了美国电商性价比赛道的机遇;中国跨境物流成功的关键,在于做了“哪里落后打哪里”的解决者;中国娱乐和功能软件成功的关键,在于优秀产品功能带来的良好用户体验。
这些成功,靠的都是中国互联网穷尽心思、绞尽脑汁的模式创造,靠的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产品创新,是眼光、决心和智慧的集合。
一家互联网企业,不远万里来到外国,从0到1开始获客引流,抓的是最大公约数的用户,拿的是互联网创新的红利,实在让人想不出,到底哪一条,是和“不正当竞争”有关呢?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变化很多也很大,但无论怎么算,一定少不了制造业的飞跃。
借助西方制造业外迁的良机,中国实现了对众多昔日工业国的超越。在品质控制、成本控制、设计水平、营销观念上,中国品牌的分工逐渐精细,积累日益雄厚。大量的“中国制造”,都具备以低成本、高效率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所以,专攻户外三防手机的AGM,可以凭着低温电池的专利,把手机做到在零下60度使用4小时,而欧美品牌甚至连机都打不开;
英科医疗的一次性手套世人皆知,却不知道它每年生产的100多万台轮椅,其实会销往全球70个国家;
宁波慈溪的先锋电器知者甚寥,但它却是全球取暖器前三强,最大的风扇生产商。在慈溪的另一家企业方太,干脆把洗潜艇外壳的技术搬上了自己的洗碗机。
凭借“世界工厂”的身份,“中国制造”早已席卷全球。但在过去的时代,“中国制造”的出海方式,大多依靠海外经销商、大卖场和大型零售商,仰仗的是“海量铺货、渠道覆盖”的打法。
落后的跨境贸易、流通、物流能力,无法匹配先进的制造业产能。而在跨境电商时代,一切都被改变了。
站在Temu背后的拼多多,链接了超过1100万家供应商网络,自2015年以来培育孵化了1000多个工厂品牌,直接触及供应链末端,以同品类最低的价格获得品牌同质货源,这正是Temu稳定优势的由来,也是成千上万家制造业企业的出口。
正是依托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创新成果,出海的中国制造业,得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既壮大自身,也带给了世界各国消费者便利、实惠。
在这个起点上,所有人只会关心两件事:还有什么东西,是中国制造造不出来的?以及,中国互联网究竟还能把中国制造送多快、送多远?
这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胜利,也是中国制造业出海的大势所趋。
在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被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的任何针对性摩擦、割裂、孤立、封锁、打压,受损的并不只是一方。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并不是一个难懂的道理。
流畅的供应链,全流通的市场,“你好我也好”的互惠,乃至于完善的竞争机制,是全球人民生活改善的前提。但这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从来都是企业创新和政府呵护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企业创新上,中国互联网产业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在后一点上,似乎并不需要美国的特别关照。
大河东流入海,绝不会倒流,但让它少一点曲折的关键,还是要深刻理解李强总理在3月份说的那句话: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从对方发展中受益。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