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投资者网》孟行
4月28日晚间,青岛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农商行”,002958.SZ)存在5项违法违规行为,合计被罚没合计3187万元,7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给予警告并罚款人民币61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青农商行存在公司类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不及时、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审慎等违法违规事实。
同时,青农商行还因同业业务授信管理不审慎等,被处以罚款100万元,李春雷被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对于监管处罚事项,青农商行发布公告指出:本次处罚相关业务主要发生在2020年以前,多数问题已经完成整改。
实际上,这不是青农商行第一次收到如此大额的罚单了。2022年1月,青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青岛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行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投资业务投后风险管控不到位、员工行为管控不力、贷款转保证金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数据治理有效性缺失、流动性资金贷款被挪用、房地产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信用卡透支资金流入非消费领域等问题共给予罚款4410万元。
2022年不良贷款率攀升
从青农商行两次罚单来看,公司贷款违规问题比较严重,而这对公司资产质量难免有所影响。
青农商行在4月28日披露的2022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52.6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19%,较上年末上升0.45个百分点。
对此,青农商行解释称,不良贷款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房地产市场及上下游仍处于调整期,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
另外,公司年报显示,青农商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7亿元,同比增长25.18%。青农商行表示,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是信用减值损失最大组成部分。2022年,青农商行计提的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45.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62亿元,公司解释称,主要是青农商行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及处置力度所导致,同时根据市场经营环境等因素,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增强风险抵补能力。
总体来看,青农商行2022年业绩承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44亿元,同比减少3.43%;实现净利润23.46亿元,同比减少24.11%。
从青农商行2022年的收入构成来看,该行去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6%至78.39亿元,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39%至21.05亿元。
对于收入下降的问题,公司解释称“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受贷款重定价效应及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净息差收窄”。年报显示,该行净息差同比下降16个基点至2%。
鉴于公司去年业绩不景气,青农商行决定拟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股,不转增股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青农商行自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决定不分红,公司前四年的每股分红分别为0.15元、0.15元、0.15元和0.10元。
此外,在2022年年报中,青农商行还提到了去年公司监事孙从程因其亲属构成短线交易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据当时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孙从程作为青农商行时任监事,他的女儿孙宜甲于2022年4月14日买入青农商行股票2万股,于2022年6月27日买入青农商行股票2000股;孙从程的父亲孙思平于2022年9月6日卖出青农商行股票16万股。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四十四条有关规定,构成短线交易。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四十四条有关规定,构成短线交易。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款的规定,青岛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事实上,在此之前,青农商行也曾因公司员工亲属短线交易收到警示函。2021年9月,青农商行首席信息官朱光远收到青岛证监局警示函。警示函显示,朱光远的父亲朱丕雨于2021年6月29日、8月6日分别买入青农商行股票2400股、500股,合计交易金额12274元,又于2021年8月18日卖出公司股票2900股,交易金额11513元。
近9亿元贷款难收回
4月28日,青农商行除了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以外,还发布了两份《关于诉讼事项的公告》。
这两个涉诉事项公告都是该行香港中路支行分别与巴龙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龙建设”)和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龙国际”)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有关。据公告披露,申请执行人香港中路支行向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近日法院已经受理。
其中一份公告显示,该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包括要求巴龙建设向香港中路支行偿还借款本金3.5亿元,及逾期利息、罚息等合计约1769.57万元。
另一份公告显示,该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包括要求巴龙国际向香港中路支行偿还借款本金5.26亿元,及逾期利息、罚息等合计约2474.81万元。
也就是说,青农商行向巴龙建设和巴龙国际合计发放的8.76亿元贷款本金无法正常收回。
公开资料显示,巴龙建设和巴龙国际同属“巴龙系”旗下企业,两家公司互相参股,该集团是以服装和房地产业务起家,其创始人姜俊平曾为青岛首富。“巴龙系”企业的版图涵盖金融、国贸、平台经济、冷链、食品、服饰、建设等板块
在此之前,巴龙建设和巴龙国际屡次质押、出质青农商行股份,一度引发外界关注。
据青农商行一季报显示,巴龙国际、巴龙建设分别为该行第六、七大股东,二者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青农商行7.16%的股份,实际为第三大股东,仅次于青岛国信集团、青岛城建集团。此前,巴龙国际和巴龙建设已经多次被动减持青农商行股份。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巴龙国际和巴龙建设持有的青农商行的大部分股权均已质押出去,并且巴龙建设持有青农商行的3.11%股权已被全部冻结。
事实上,在青农商行上市前,“巴龙系”股东就开始对外质押该行股份,并且一直是高比例质押状态。2019年3月,青农商行在A股上市,当年4月22日,巴龙集团此前质押给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的37.06%该行股份解除质押,4月23日这部分股份又质押给上述银行,用途为融资。此后,“巴龙系”一直在解除质押和质押之间反复变化。
2022年下半年开始,“巴龙系”企业的流动性风险逐渐暴露,公司以及创始人姜俊平陆续成为被执行人。
企查查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26日,姜俊平已经连续12次成被执行人,总计被执行金额为12.33亿元。
然而,从青农商行2022年报可以看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青农商行向“巴龙系”总共发放贷款和垫款12.07亿元,远高于青农商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8.76亿元。就“巴龙系”目前的经营状况,青农商行在“巴龙系”上的剩余贷款如何追回也是个问号。
青农商行一位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股东拥有股权的质押、转让和依法处置的权利。巴龙集团因融资需要将股份在其他金融机构质押,后因债务问题被其他金融机构起诉,导致股份被法院冻结,反映的是巴龙集团自身的经营状况,与我们的经营状况无关。诉讼所涉贷款抵质押相对充足,预计损失较小。”
另外,从青农商行今年一季报来看,公司业绩明显回暖。该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2亿元,同比增加1.8亿元,增长7.23%,高于2022年同期增幅13.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9.94亿元,同比增加0.5亿元,增长5.58%,高于2022年同期增幅2.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2.09%,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思维财经出品)■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