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6月4日,在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的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 5G发展到了关键拐点,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县城城区,而且5G用户数占移动总用户已经超过三成,预计2024年后占比将超过50%,在网络部署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5G将进入投资回报期。因此要将5G能力向5G-A提升,使用户在消费应用中能够充分体验5G优势。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5G移动电话用户达6.3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7.1%。5G基站总数达273.3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4.5%。
邬贺铨指出,目前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120.9%,面向消费者的用户数基本已到天花板,预计2024年后5G用户占全网移动用户50%。不过新迁移进5G的用户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用于衡量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的指标)不及已在网的5G用户,5G的作用仅起到维持ARPU不致下降。原因是5G能力未能在消费应用中充分体验,移动通信正在开启5G-A新周期。
“5G-A周期位于5G/6G之间,针对5G商用发现的问题,面向2025年后的工业与VR/AR等新应用,开发和释放5G网络潜能,5G-A比5G在性能上有数量级提升,目标是万兆体验、千亿连接。这将为6G创新探路,使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邬贺铨表示,从提升消费者体验上看,目前仍有多方面原因需要进一步发展5G-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5G。
比如,面向消费应用场景,VR/AR和车联网能够体现高带宽低时延的需求,但一方面VR/AR产品的成熟性和车联网的可靠性以及政策法规限制了市场启动;另一原因,目前在支撑VR/AR和车联网业务中,5G能力不是过剩,而是仍嫌不足,5G-A负重而生。
“5G之初虽然也提出面向工业应用,但面向消费应用的思路主导了系统架构设计,现在看5G还不能完全满足工业应用对大上行带宽、确定性时延、高可靠与精定位等要求,这是5G-A的市场机会,也是5G-A挑战。”邬贺铨说。
此外,截至今年4月,我国蜂窝连接数中物联网已经占54.1%,“物超人”趋势显著。
邬贺铨指出,未来行业应用与智慧城市将加快物联网的发展,同时轻量级、高密度、宽覆盖、低成本、长寿命成为趋势,5.5G将会在轻量级RedCap和P-IoT(无源物联网)等方面发力。
(作者:缴翼飞 编辑:周上祺)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