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过去16年,重大违规事件不断的北京银行内控几成筛子,最终导致其业绩衰退,股价数十年彷徨不前。
昔日城商行龙头衰落
6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北京银行衢州分行因个人信贷资金被挪用于限制性领域等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款145万元。同时,因张剑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负有承办责任和管理责任,被予以警告。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向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开出一张罚单。罚单显示,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为未按规定报送账户开立、撤销资料;办理货币收付、清分业务人员不具备判断和挑剔假币专业能力;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未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职部门或者指定牵头部门;未建立以分级授权为核心的消费者金融信息使用管理制度;漏报投诉数据。针对上述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对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处以警告,并罚款141万元,对相关人员王海峰、杨洁处罚款6.75万元。
对于城商行龙头的北京银行来说,数百万的罚单不过是毛毛雨,但是,伴随着不久前刚刚发布的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北京银行正遭受多重不利消息的冲击。
2022年,一项稳居城商行榜首的北京银行首次被“小弟”掀下马,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被江苏银行超越。
截至2022年末,国内有6家城商行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分别为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资产规模为3.39万亿,仍然是六大城商行中的老大;但是,排名第二的江苏银行和第三的上海银行已经逼近3万亿元大关,即将追上北京银行。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2022年,北京银行营收662.76亿元,净利润247.6亿元;同期,江苏银行营收705.7亿元,净利润253.86亿元,首次在营收和净利润这两个核心指标上超越北京银行,成为新的城商行“一哥”。
早在两年前,北京银行就已显示出颓败趋势。2021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2.75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归母净利润222.26亿元,同比增长3.45%;同年,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37.71亿元,同比增长22.58%;净利润196.94亿元,同比增长30.72%。
一个步履蹒跚,一个生猛跃进,城商行“一哥”易位已是注定。
更糟糕的是,北京银行不仅痛失城商行老大宝座,在诸多关键业绩指标上也出现了恶化。
例如,2020年-2022年,北京银行净利差不断收缩,从1.88%降至1.71%;拨备前资产收益率从1.75%下降至1.49%,降幅明显;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0年的10.07%下降至2022年的8.2%。
在贷款质量方面,北京银行的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持续走高。截至2020年末,北京银行不良贷款为245.51亿元,2022年末,不良贷款增加至257.12%。但是,相比不良贷款的温和增长,北京银行的逾期贷款却加速爆发。截至2020年末,北京银行逾期贷款总额为296.55亿元;到2022年末,这一数字暴增至406.25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37%,相当惊人。2020-2022年,北京银行分别核销不良贷款123.09亿元、164.07亿元和109.06亿元,不良贷款核销规模惊人。
以不良率来说,在上述6家资产过万亿的城商行中,北京银行2022年末的不良率为1.43%,排在第一。江苏银行不良率只有0.94%,上海银行不良率1.25%,南京银行0.91%,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不良率更是低至0.77%,几乎只有北京银行的一半。
在2023年6月份出具的评级报告中,联合资信指出,受资产端收益水平下滑影响,北京银行净利差收窄,利息净收入和营业收入增长承压,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此外,受理财回表影响,北京银行已减值投资资产规模较大,且存在一定减值缺口,面临减值计提压力,
股价16年未回到起点
作为A股上市最早的城商行之一,北京银行的股价表现也是槽点满满,二级市场投资人并未从其上市中获益。
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在A股上市时,开盘价报23.00元,最高至25.00元,收盘报22.68元,上涨81.44%。然而,16年过去了,北京银行后复权股价只有19.16元,仍低于当年开盘价。对比下同样2007年上市的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开盘价是20.38元,如今后复权价格是59.68元,涨幅292.83%;南京银行开盘价是19.2元,如今后复权价格是50.3元,涨幅261.98%。
有投资人曾测算过,如果从2011-2020年持有A股上市的主要银行,其间回报率最高的几家是宁波银行(285%)、招商银行(206%)、兴业银行(140%)、平安银行(117%),回报较低的几家包括北京银行(48%)、华夏银行(35%)、光大银行银行(38%)。这意味着,作为城商行的老大哥,对股东的回馈上远远低于同为城商行的宁波银行,甚至连工农建这样的巨无霸银行也跑不过。
北京银行上市16年股价仍然站不到IPO首日开盘价以上,也从侧面说明北京银行管理团队过去16年除了上市融资圈钱外,对二级市场股东的回报是极为吝啬的。
北京银行业绩不理想,甚至一些长线持股的大型机构都看不下去,选择了用脚投票。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前十大股东中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阳光人寿纷纷减持。
2023年一季报显示,北京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第四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减持,截至一季度末持股6.86亿股,持股比例为3.24%。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2019年四季度首次进入北京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26亿元,持股比例2.49%;2021年二季度大幅增持至7.01亿股,占比3.32%;2022年中报再次增持至7.39亿股,占比3.49%。
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相比,另一家中长期投资的险资—阳光人寿—的动向更值得关注。
阳光人寿2017年四季度通过定增成为北京银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7.2亿,持股比例3.41%;此后数年一直未发生变化,直到2022年四季度,阳光人寿首次减持1300万股;2023年一季度,阳光人寿加大减持力度,3个月内减持约1.7亿股,持股比例降至2.52%。
资本市场是最公平的。两大机构股东不约而同加大减持力度,逃离北京银行,足以说明他们并不看好北京银行未来的业绩表现。
公司治理混乱,内控几成“筛子”
颓废的业绩,蹒跚的股价,这些乱象背后是北京银行失控的经营秩序和形同虚设的内控机制。
2022年11月,原北京银行副行长、丝路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许宁跃传出正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许宁跃是北京银行的老人,他1996年即加入北京银行,历任长安支行行长、燕京支行行长、行长助理;2005年3月担任北京银行副行长,2006年7月兼任该行公司业务总监,2016年12月,当了11年副行长的许宁跃辞去该行副行长职务,同年2月,许宁跃在香港创立资管公司中国丝路控股集团。
据报道称,许宁跃被查可能源于与北京银行的关联交易。许宁跃当年带领数名从北京银行辞职的高管一起创业,通过在香港的丝路资本承接了大量与北京银行有关的业务,例如,北京银行客户到香港发债,会指定丝路资本承销;或者担任北京银行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顾问。丝路资本承接了大量业务,但其在香港证监会备案的持牌人员却只有13人,全部员工也只有40多人。
报道援引知青人士的话称,“没有北京银行的支持,他们怎么能做这么多的业务”,此外,这些业务涉及到的大量收益去了哪里,也是个问题。
实际上,前副行长许宁跃被查只是北京银行内控混乱的冰山一角。过去几年,北京银行屡屡发生风险合规事件。
2019年1月,上市公司康得新15亿元债券违约,但其财报显示持有货币资金高达150亿元,其中有122亿元存放在北京银行西单支行。这就是著名的康得新百亿存款蒸发案。事后查明,北京银行西单支行涉嫌造假,违规为康得新出具虚假存款证明。
2020年12月31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两份关于北京银行的行政处罚信息:因涉及15项违法违规事实,北京银行共计被罚4290万元。
处罚信息公开表罗列了北京银行15项违规案由,处罚对象包括北京银行、北京银行西单支行。处罚信息表显示,北京银行下辖西单支行存在多项违规事实:出具与实施不符的询证函回函,违规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存款证明,内部控制及现金管理业务存在缺陷;关键业务环节管理失控;重要岗位员工轮岗管理失效;岗位制衡与授权管理存在缺陷;员工行为管理失察;内审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等。
2020年,北京银行大众寺支行发生了震惊银行业的虚假理财案。2020年1月10日,江西省福磊矿业有限公司在北京银行大钟寺支行的银行柜台,购买了一款为期17天的3亿元理财产品,但是到期后无法兑付。事后查明,这笔3亿元存款被时任大钟寺支行行长王义挪用,借给其朋友、原东方网力控股股东刘光使用。而这3亿元只是王义利用虚假理财挪用客户资金的冰山一角,据媒体报道,这些虚假理财设计规模可能达上百亿,这些假理财期限较短,王义借新还旧,最终窟窿至少也有数十亿元。
诸多案例显示,北京银行大钟寺内部管理混乱,内控几乎乱成筛子。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披露的一则判决书显示,2019年5月至10月间,注册会计师肖某编造虚假审计报告底稿,借长期合作的北京安瑞普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称“安瑞普会计所”)名义,先后为三家公司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并以此向北京银行大钟寺支行贷款,涉及贷款总额超过8亿元。而这些贷款全部逾期无法收回。
北京银行内控管理的混乱是有历史基因的。2007年北京上市时被媒体爆出,北京银行股东名单中出现上千名娃娃股东,最小股东仅1岁。事后,北京银行发公告称,娃娃股东实际上只有84名。但是,对这些娃娃股东是如何入股、其背后的监护人及出资人是谁却闭口不提,给外界留下了无尽遐想。
2017年以来,在原银保监会的指导下,银行业开始整治各种市场乱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绝大部分银行建立健全了内控合规的长效机制。2021年,银保监会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对此前乱象整治工作进行巩固和提升。但是,部分银行、部分领域问题依然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还是部分银行公司治理不健全、重效益轻合规等现象突出,对重要岗位关键人员缺乏有效约束,问责机制失效,甚至“问下不问上”。这在北京银行诸多违规违法乱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北京银行管理层,真的需要痛定思痛,刮骨疗毒,好好清理公司的内控黑洞了。
(开甲财经)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