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近期公布的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促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进一步强调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促消费的需求,也对商业效率和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单纯的数字化支付,商业主体还有大量的数字化经营需求要通过收银环节实现。而收银台,则成为经营数字化和支付转型“双浪叠加”下的关键战场。
继今年4月提出未来3年内投入2亿元聚焦零售产业数字化升级后,京东科技旗下京东收银业务线近期提出,将聚焦“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并推出面向零售及生鲜、生活服务、餐饮三大行业的解决方案。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支付宝、微信支付、美团收银等平台公司均加码线上线下等提升商家数字化能力,而多家独立支付机构和聚合支付头部公司亦将SaaS(软件运营服务)作为战略重点。
百舸争流,如何分羹千亿元市场?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京东收银业务总经理李庆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上述三个赛道是考虑自己有能力、行业有需求和痛点,切入点是“性价比”和“标准化”,主要锚定腰部市场。
主打性价比 切入腰部市场
零售及生鲜、生活服务、餐饮,都是日常消费末梢的高频场景。
从政策面看,这些领域正在被归集为“一刻钟生活圈”范畴,并得到重视。记者注意到,7月11日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瞄准居民家周边服务(步行15分钟),对消费条件、场景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施重点中,提出要创新消费场景,增强多元消费体验;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
从线下场景、门店的实际运营来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打造,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产品服务和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这也成为京东收银加码上述三个领域的关键背景。“京东收银当前商家中零售行业占比40%,餐饮行业占比30%,生活服务类占比30%。”李庆峰告诉记者。
从市场需求看,在上述领域的商家面临真实痛点。虽然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餐饮和旅游两个行业复苏强劲,但李庆峰和团队在线下商户调研时发现,一些小规模便利店的经营压力在增大,市场供给侧竞争激烈但需求端不足,对于精细化运营,优化备货和供应链都没有意识。
近年来,几乎各大支付机构都已经意识到单纯的支付数字化远不能满足线下商业发展需要,帮助商户完成数字化经营成为各家发力重点。今年4月,支付宝宣布将投入超百亿元资金用于对服务商的专项助力;微信支付也在视频号、企业微信等矩阵上快速拉平商业服务能力;美团收银在餐饮SaaS领域行业占据核心位置;聚合支付头部机构利楚和汇付天下旗下SaaS平台汇付斗拱也都在此领域拥有一定相当市场体量……
李庆峰向记者表示,目前线下商业正在经历支付数字化、门店数字化、经营数字化三个阶段,这三种阶段分别对应着小微店、区域连锁和大型连锁等不同商业主体,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商户数字化不是单点的系统功能提供,也不是纯粹的硬件买卖,更不是过度的配置服务,比如单店要足够简单,连锁则需要足够丰富。”他表示。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支付手续费的薄利化,加之企业自身的业务突围需求,也促使机构需要在支付之外围绕商家数字化转型挖掘更多的业务切口。以京东科技为例,早年通过收购网银在线获得支付牌照,但由于该牌照没有全国性收单资质,此后,不管是与银联探索白条闪付等玩法,还是2019年连续收购两家聚合支付公司哆啦宝和乐惠,都是在持续寻找线下突破口。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提出的方案中,京东收银在零售及生鲜领域,针对不同的门店规模和性质进行了不同的方案设计——面向单店,提供高性价比的收银设备、收银系统和门店管理系统,并支持零售小店对接外卖,实现增收;面向连锁商业,解决方案则包括ERP系统、精准营销CRM系统、门店小程序、货架陈列、线上营销等,兼顾营销与供应链管理。
如果说选择零售和生鲜是因为集团在此领域拥有一定生态优势,那么入局餐饮SaaS则颇为出人意料。众所周知,该领域已经有美团外卖和大众点评两大利器盘踞。
“我们的切入点是在性价比上。以餐饮为例,目前线下解决方案仍是散乱的,市场主流收费模式为年费制。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基础功能一次性付费,增值功能客户可以选择按年付费,预估商户成本可以降低约40%。”李庆峰透露。
目前,京东收银在这项业务中投入不小。根据披露,过去第二个季度,其实现了新型服务商超过100家,开拓了新的100个城市。今年的目标为覆盖500个城市,解决方案服务30万家门店,三年内覆盖1000万家门店。
百舸争流 挑战在补贴期后
根据中金研究院测算预计,线下中小微商家服务产业链包括移动支付、数字运营、广告营销、金融服务、场景增值服务五大环节。预计到2025年,线下中小微商家服务产业链收入有望接近2500亿元,其中非支付业务毛利润贡献达近七成。
博通咨询2022年年底的相关数字化报告研究显示,到2024年,支付机构企业数字化收入规模将持续升高到近4000亿元。由于账户侧巨头的长尾效应,预计企业数字化服务收入仍保持两位数正向增速。
“我们调研发现,线下数字化面对的主要是以小额高频交易为主的零售和餐饮行业商家,客流、客户黏性、利润能力提升、营销方式创新成为线下商户最关心的数字化服务选项。而对需要第二增长极的支付平台,数字化服务也是不能错过的市场机会。”博通咨询高级分析师王蓬博告诉记者。
不同于传统的收单或聚合支付仅仅是在付款环节进行体验优化,企业经营数字化则包含了更丰富的内涵。
记者通过业内采访了解到,收银机端、移动端POS、小程序或生活号等是机构布局这一市场的重要手段。除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主要通过小程序及生活号切入商家数字化经营,帮助商家开发包括营销、点单、配送等系统服务,大部分支付机构更多选择在收银机端或POS机端,通过EPR、CMR等软件嵌入,完成点单、排队预约、会员管理和收银管理、卡券营销、电子发票、库存管理、聚合支付等一系列标准化服务。
一个行业共识在于,收单生态中硬件、软件、支付三大业务已经从泾渭分明走向逐步融合。
记者注意到,京东收银此次在推出面向三大行业的收银解决方案外,也同步推出了新款K3收银机,走软硬件一体模式。而此前包括拉卡拉、移卡等支付机构也都在提供软件的同时,提供收银机、智能POS等硬件。
一位资深移动支付从业者向记者透露,相比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更不容易被替换,在补贴期后也会维持用户的黏性。而如果一家机构既是系统软件提供者又是支付业务提供者,协同性肯定会更强。
“此外,硬件也是一个业务护城河,比如餐饮美团用自己收银系统就快速核销自己的团购券,但是这个接口在某些时候就不一定开放给其他竞争对手。”他表示。
多维度的业务也带来了多维度的竞争,是产品、价格、服务、渠道以及战略定力的全方位比拼。事实上,在进入一个非基本盘市场时,由于商户不了解新系统的价值,机构通常只能采用补贴的方式,从而培养商户和消费者习惯。在这个阶段,比拼的就是资金实力。
从公开的补贴数据看,今年4月,支付宝披露将投入超百亿元资金,用于对服务商的专项助力,提供技术、产品开放、现金和政策助力、流量开放、培训体系、市场资源等六大支持,贯穿从冷启动到深度运营,再到规模化变现的全过程。而2022年年初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张颖就表示,未来三年将补贴100亿元帮助小微商户数字化升级。
不过,一位互联网银行支付业务人士认为,行业SaaS已经比较集中与标准化,在一些特殊行业,则也有一些巨头盘踞。“比如餐饮,不带着团购与外卖几乎没有机会。”
而在更小型的水果、美业、汽配、服装等行业中,商户们相对更“散装”。“小店线下需要大量人员地推部队,管理也很难,非常微利。另外,他们对于SAAS需求可能没有那么强烈,还需要培养。不过这也决定了只有巨头的资金实力能持续去补贴这个领域,但通过补贴是否能彻底建立黏性也要观察。”上述互联网银行支付业务人士表示。
对于如何寻找成本和收益的平衡,李庆峰向记者表示:现阶段我们主要服务共性需求,不会做很多客制化。同等价格下我们软硬件一体,性价比更高。“大部分数字化能力强调CRM和营销,即增收的能力,我们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供应链管理,是降本的能力。”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