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是坚持主创团队的价值观,还是追求市场商业回报?在连续数部大片票房失利之后,迪士尼面临着艰难选择:要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经典作品,是越来越难了。
好莱坞最大失意者
2023年无疑是好莱坞的复苏之年。在经历疫情带来的三年票房低谷之后,各大片场都在今年推出了年度重头大片,纷纷迎来了票房丰收。
过去的这个7月,美国电影票房高达13.7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第二高票房成绩,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也高出了6%。7月最后一个周末,美国电影票房更高达2.17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在这场票房狂欢之中,华纳兄弟的《芭比》和环球影视的《奥本海默》两部大片成为了大赢家,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同期上映,却双双成就了口碑与票房佳绩。上映才三个星期,两部电影的全球票房已经突破了12亿和6.5亿美元关口。
考虑到这两部年度大片的制作预算分别是1.45亿和1亿美元,能取得这样的票房佳绩,两大片厂可以说是赚到盆满钵满,足以扫清过去两年的阴霾与不顺。
有得意者就有失意者。今年好莱坞的最大失意者,无疑是娱乐巨头迪士尼。今年5月和6月,迪士尼连续上映了两部制作预算高达2.5亿和2亿美元的大片《小美人鱼》和《疯狂元素城》(皮克斯出品),但上映两三个月之后,全球票房分别只有5.66亿和4亿美元。
《小美人鱼》无疑是迪士尼今年最重要的电影。除了高达2.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迪士尼还投入了高达1.5亿美元的宣发费用,甚至专门为这部电影在超级碗总决赛购买天价广告,但最终的票房成绩单却是令人尴尬。
这样的票房不仅与其他年度大片的票房相去甚远,更对不起迪士尼为此投入的高额制作与宣发投入。考虑到片场只能拿到美国票房的六成,而国际市场的票房分成更是只有不到四成。迪士尼这两部高成本大制作电影后续能做到不亏钱就算要谢天谢地了。
在电影市场如此火热的2023年,迪士尼却只能看着其他片厂票房大卖,自己年度大片遭遇了票房尴尬;如果与迪士尼过去几部年度大片的10亿级别票房相比,今年两部大片的表现更是彻底的惨败。
实际上,迪士尼已经连续几部高预算大片,都遭遇了票房失利。2022年皮克斯出品的《巴斯光年》(Lightyear)全球票房只有2.26亿美元,对于一部预算高达2亿美元的皮克斯电影来说,而且还是来自最卖座系列《玩具总动员》,这样的票房无疑是一种羞辱。
十亿美元才算成功
过去那个引领全球动画创意的娱乐巨头,究竟怎么了;连曾经站在行业创意顶端的皮克斯也不行了吗?
不妨看看这两部年度大片到底栽在了哪里。《小美人鱼》选择了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假期上映之后,首个周末票房1.18亿美元,全球票房1.64亿美元。首周末票房还算不错,但随后票房增长却相当疲软,近三个月之后全球票房也只有5.64亿美元。
对迪士尼来说,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是年度大片是否成功的红线。对于一部制作宣发投入超过4亿美元的年度大片,全球票房还不到6亿美元,这是无法接受的。如果相比迪士尼之前几部大投入电影,《小美人鱼》的票房可以算得上是惨败了。
2016年的《疯狂动物城》预算1.5亿美元,全球票房10亿美元;2017年的《美女与野兽》预算2.5亿美元,全球票房12.66亿美元;2019年的《阿拉丁》预算1.83亿美元,全球票房10.5亿美元;同年《冰雪奇缘2》预算1.5亿美元,全球票房15亿美元;同年的《狮子王》预算2.6亿美元,全球票房16.6亿美元。
这才是迪士尼习惯的年度大片票房水平。即便是此前认为不太成功的2016年《海洋奇缘》,全球票房也接近了7亿美元,而且《海洋奇缘》的制作预算只有6800万美元,在迪士尼算得上是小成本电影。
《小美人鱼》的票房问题在哪里?这部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拿到了2.97亿美元票房,勉强说得过去;但全球票房却只有2.67亿美元,这种倒挂票房是迪士尼罕见的。之前的卖座大片,全球票房都远远超过了美国本土票房。举例来说,《冰雪奇缘2》的15亿全球票房里面,本土票房只有4.7亿美元,占比不到三分之一。
这样的本土和国际票房数据只说明了一点,《小美人鱼》并没有得到全球市场受众的认同。作为对比,尽管《疯狂元素城》的票房也不算成功,但国际市场票房却占据了三分之二。
《疯狂元素城》的开局极为糟糕。这部电影6月中旬上映的首周末票房只有2950万美元,更是创下了皮克斯电影的首周末票房最惨淡记录。相比之下,连《1/2魔法》(Onward)这种此前被公认为票房失败的皮克斯电影,2020年在疫情初期的首周末票房都有3900万美元。而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4》在2019年首周末票房则是高达1.2亿美元。
《疯狂元素城》并不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制作预算就高达两亿美元,还请来了托马斯·纽曼(Thomas Neman)这样的电影配乐大师,打造了充满异域风情的配乐。《疯狂元素城》也是韩裔导演彼得宋(Peter Sohn)的第二部电影。很不幸,他的第一部电影《恐龙当家》(The Good Dinosaur)被认为是皮克斯第一部票房惨败作品。虽然《恐龙当家》得到了不错的评价,还获得了金球奖的最佳动画片提名,但这部2015年预算近两亿美元的电影,最后却只收获了3.32亿美元的票房。
坚持多元化价值观
为什么这两部制作预算超过4.5亿美元的电影会遭受市场冷遇?这或许与主创人员的价值观有着直接关系。无论《小美人鱼》还是《疯狂元素城》,都非常明确融会了迪士尼和皮克斯主创人员的价值理念:不同肤色和不同种族,融合和平等。
翻拍经典动画作品的真人重制电影是迪士尼过去十年的赚钱密码。《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几乎每一部翻拍经典动画的真人电影,都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疫情之后的《花木兰》受到疫情影响没有正常上映)
但与这些真人重制的电影不同,《小美人鱼》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票房前景也面临着疑问。只因为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打破常规,选择了非裔演员海莉·贝莉(Halle Bailey)出演原著中“一头红发、皮肤雪白”的小美人鱼。
2019年迪士尼宣布贝莉出演小美人鱼的时候,就引发了全球社交网站的激烈讨论,很多原著忠实读者无法接受迪士尼这一打破常规的选角,批评迪士尼是在刻意迎合非裔市场,过度展现他们的多元化原则。
尽管面临着一片质疑声,迪士尼主创人员并没有因此动摇。他们在社交网站上公开捍卫自己选择贝莉饰演小美人鱼,是因为她的“心灵、纯真和歌声都与小美人鱼完全契合”,并指责批评贝莉的人存在种族歧视。
除了选择非裔出演女主角之外,迪士尼主创团队几乎在《小美人鱼》中打破了所有的地域、种族、物种和肤色界限,对所有的人物和环境都进行了模糊化处理,由白人黑人亚裔混杂出演各种角色,甚至里面的鱼虾鸟类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种。
显然,迪士尼主创人员希望彻底重塑这部电影,打破种族肤色和国度地域的隔阂,让各种种族和肤色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小美人鱼的魅力。这不仅是好莱坞主流的价值观,也是美国主流媒体和自由派媒体的价值观。
然而,票房是最直接的试金石。从《小美人鱼》的票房结果来看,或许这部电影的多元化价值观得到了美国与欧洲观众认同,但在亚洲拉美等国际市场却无法得到接受。在国际市场,全球主流受众还是更喜欢中规中矩地翻拍经典动画作品。
这或许也是迪士尼主创目前面临的矛盾:坚持他们所相信的多元化价值观,对传统经典作品进行与时俱进的解构和再创作,但如果过于超前和激进就会遭到观众的冷遇与拒绝,尤其是在全球市场。
多元化价值观与全球市场受众的冲突也存在于皮克斯之中。过去几年的皮克斯电影,同样明显体现出拥抱少数族裔,尊重不同肤色和性取向的价值观。《灵魂急转弯》(Soul)是关于纽约非裔音乐家的故事,《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是关于华裔移民家庭的经历,《疯狂元素城》则明显可以看到韩裔移民的文化元素(这部电影因此成为韩国票房最高的皮克斯电影)。
而在《巴斯光年》中,皮克斯的主创团队甚至刻意加入了尊重不同性取向的LGBTQ情节。虽然皮克斯高层曾经考虑为了国际市场而删除这部分内容,但在美国主流舆论和主创员工的抗议下,最终还是决定保留这部分剧情。
删除LGBTQ会遭到美国主流媒体谴责,遭到主创员工罢工抗议,迪士尼和皮克斯最终决定妥协,尊重主创团队的创作自由。但不删除这部分内容,迪士尼和皮克斯就只能承受海外市场的票房损失。由于同性恋内容的存在,《巴斯光年》在诸多保守价值国家都没有上映,这也是这部电影全球票房惨败的直接原因。
至少目前看起来,迪士尼和皮克斯并不愿意为保守观众妥协。明年即将上映的《白雪公主》同样体现了多元化,选择了拉丁裔演员瑞秋·齐格勒(Rachel Zegler)出演白雪公主。在《小美人鱼》遭遇全球票房暗淡之后,《白雪公主》的票房将成为迪士尼的关注焦点。即便是迪士尼,也很难承受连续数年的票房失败。
皮克斯创意总监多克特(Pete Docter)近期是接受《Variety》杂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电影表面上是关于鱼、汽车和动物,但深层却是关于我们所有人,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作为父母,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多克特是皮克斯的创始元老,2018年开始担任皮克斯创意总监。
流媒体是把双刃剑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造成迪士尼大片票房持续疲软的,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流媒体平台Disney+和线下院线票房存在冲突。因为迪士尼的所有影视作品,无论是新片还是经典,都会出现在流媒体平台上。
即便是刚上映的大片,也肯定会在几个月后上线流媒体。5月26日上映的《小美人鱼》已经确定在9月6日上线Disney+,时间差只有三个半月。而6月16日上映的《疯狂元素城》也可能会在9月13日上线。
这种操作无疑会对观众心理产生不小影响,也对迪士尼作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部电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或者宣发做得不到位,那么很多父母或许就没有太大的动力,花上几十美元购买电影票和爆米花可乐,带着孩子去电影院观看。
因为他们只要等待几个月,就可以在家里打开已经订阅的流媒体平台,观看同样的电影。Disney+在北美地区的用户增长已经陷入停滞,这或许意味着迪士尼的主要目标用户都已经订阅了他们的流媒体平台。
在过去几年的新冠疫情期间,由于线下院线票房遭受重创,迪士尼不得不放弃线下票房,连续将几部电影直接在流媒体上线,《汉密尔顿》(斥资7500万美元采购版权)、《花木兰》、《青春变形计》、《黑寡妇》等等新片,要么直接包括在套餐内,要么在线上进行付费播放,要么线下线上同步上映。
这在当时或许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线下票房几乎肯定会遭受惨败,迪士尼只能优先发展Disney+流媒体平台,或者希望依靠付费播放在流媒体平台上挽回损失。这也引发了他们与电影主创人员的利益冲突,因为流媒体上线无法给电影主创带来后续票房分红。
2021年7月,迪士尼旗下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黑寡妇》在美国上映仅近三天,就在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Disney+同步上线,这让主演斯嘉丽·约翰逊极度不满。斯嘉丽随后就将迪士尼告上了法庭,指责迪士尼违反合约,让她损失原本应有数千万美元的票房分红。
迪士尼则指责斯嘉丽已经拿到数千万美元片酬的情况下,没有考虑当时新冠疫情对院线票房带来的巨大冲击,公司不得已才改变电影上映方式,变成院线+流媒体同步上映。虽然双方最终达成和解(据报道,斯嘉丽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和解金),但斯嘉丽也就此告别了漫威宇宙。
Disney+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今年第二季度,Disney+全球用户总数1.461亿美元,同比下滑了7.4%。当季流媒体所在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部门亏损5.12亿美元,自2019年以来的四年时间已经累计亏损了110亿美元。
不过,2019年上线的流媒体Disney+是艾格尔上次CEO任期结束之前所确定的未来战略。即便是可能影响线下票房成绩,即便是迟迟看不到盈利前景,Disney+也依然是艾格尔最为看重的核心业务。
2019年推出Disney+平台时,为了吸引流媒体用户,艾格尔故意将资费设在Netflix的一半,仅为7美元。但从今年10月份开始,Disney+无广告资费将上涨到14美元,涨价27%。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