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多地发力

admin 2023-08-16 11
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多地发力摘要: 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业内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  新型储能产业即将进入...
󦘖

微信号

15618884964

添加微信

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业内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

  新型储能产业即将进入爆发期,多地纷纷发力。广东明确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到2027年该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并于近日成立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

  江苏、山东等省份也正在谋求新突破。上市公司看好新型储能,积极布局其中。

  多地开始发力“万亿级”产业

  2022年以来,包括《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重磅文件相继出台。

  在政策的加持下,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从投资规模来看,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各地均加大新型储能发展研究力度,制定专项规划或者在相关能源规划中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通过开展省级示范、制定补贴政策等方式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

  7月1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项目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左右。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调整名单的通知》显示,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新增12个新型储能项目、4个储能产业链项目、1个抽水蓄能项目。

  广东更是将新型储能产业定位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今年三月,广东省政府就印发了《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装机规模300万千瓦,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近日,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成立。为加强对新型储能产业工作的统筹协调,完善省市联动工作机制,省政府决定成立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建立推动新型储能重大制造业项目、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加强项目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及时落实资源要素保障,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

  “我们将把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处处长陈红政介绍,按照规划,到2025年,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

  上证报获悉,目前广东储能各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优势和应用场景各不同。目前来看,锂电技术更成熟,而且产业化规模更大。

  在市级层面,广州、深圳也纷纷发布政策支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近日印发了《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到2027年,广州将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成为又一“千亿级产业”。

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多地发力

  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兼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牟治平介绍,“近年来,广州市积极培育新型储能产业,建成了一批电化学储能电站、动力电池和储能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项目等,据初步统计,2022年广州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150亿元。”

  根据《实施意见》,广州将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达到600亿元以上,到2027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

  深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产业生态日益完善。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新型储能产业产值2670亿元,同比增长18.4%。

  投资主体投资热情高涨

  能源企业、社会资本等各种投资主体对新型储能的投资热情高涨,加快了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和落地。

  今年年初,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设立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天使投资基金。

  今年7月,深圳设立总规模超过200亿元的新型储能产业基金,加大对电化学储能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和项目投资力度。

  广州产投还将发挥广州15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和500亿元创新投资母基金引领带动作用,协同广州国资旗下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百亿规模的广州新型储能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新型储能产业领域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广州产投集团副总经理姚朴介绍称。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翔称,广州市科创母基金已在储能产业投资布局了近二十个项目,如鸿基创能、国鸿氢能、中瓴星能、华奕新能源等,聚焦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光伏矩阵产品、冷却节能等领域,引入悦鲲环保、穗氢科技等企业,丰富广州新能源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布局。

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多地发力

  龙头企业加快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加码布局,为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8月10日,赣锋锂电(东莞)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在东莞麻涌正式动工,该项目占地325亩、总投资50亿元,将在广东东莞建成“赣锋锂电储能板块总部”、赣锋新型储能电池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产值可达110亿元。

  赣锋锂电项目的落地是企业加快布局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广东东莞共推进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102个,涵盖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智能装备、新能源材料、新型储能、氢能等细分领域,投资总额达737亿元。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欧鸽表示,近两年,广州新型储能产业加速布局、产品供给能力快速提升,主要围绕中下游产业链集聚,现已有因湃电池、鹏辉能源、智光电气等一批储能制造重点企业,同时汇集一批电池材料和储能技术等研发平台,南方电网正在牵头打造国家级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将有效带动广州新型储能工业制造规模持续扩大。

  “我们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12GWh储能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于今年年初正式动工,计划于明年建成投产;二期项目也即将开工,建成后将围绕智慧能源技术制高点和产业链发展,形成‘一个平台、一个产业、两个实验室’的布局产业,为广州储能市场的发展注入加速度。”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喜充满信心。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广州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加速聚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在建新型储能项目11个、总投资近400亿元,达产后产值可超千亿元。

  龙头企业不断加大项目投入。6月15日,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在龙岗区开建,其中储能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储能系统产能20GWh;宁德时代选择在深圳发展储能产业,6月16日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聚焦新能源车换电、电动船舶、新型储能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认为,深圳在消费级电池升级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全国最大的电池产业集群,也为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发展储能实际上就是在‘抓风口’,应充分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产业优势,打造成未来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鼓励技术创新,助推新型储能商业化应用

  在储能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着力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等,成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广州将加快健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项目资助机制,支持储能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孙翔称,引导融捷能源、时代广汽、巨湾技研、智光电气等一批储能重点企业围绕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布局。

  广州产投集团副总经理姚朴介绍称,今年7月,广州产投集团联合广州发展、广州工控、广州地铁设计院、鹏辉能源、智光电气等产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在广州南沙区注册成立了广州储能集团,注册资本20亿元。广州储能集团重点开展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新能源、股权投资、科技研发等五大业务。

  广州在多级赛道持续发力,抢占核心技术制高点。目前我国新型储能应用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广州在锂离子电池技术创新方面处于第一梯队。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在电池密度、高温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孙翔表示,广州将按照“强化既有优势、创造先发优势、储备前沿优势”的思路,强化锂离子电池领域技术优势,努力攻克氢能、钠离子电池等关键技术,前瞻布局新型电池技术、融合能源电子技术、全过程安全技术等领域,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

  “广州供电局出台储能并网服务流程,支持项目快速落地,带动社会储能产业投资。当前广州市已投产新型储能项目当中,电源、电网、用户侧装机功率各占比约1/3,发展相对均衡。”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苏志鹏表示,“广州供电局也联合广汽埃安打造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进行一系列运营商业场景的研究。同时我们建成全国首台固态储氢应急电源车,还正在开展通过甲醇固体燃料电池实现大规模跨季节储能的技术研发。”

  苏志鹏表示,广州供电局在储能技术、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充分依托电力市场机制,研究新型储能可参与的电力市场交易品种,深入挖掘应用场景。依托一系列科技研发项目,研究充储协同、车网互动(V2G)等应用场景。

  责编:蒋烨欢   校对:冯雯君图编:赵雁旎

󦘖

微信号

15618884964

添加微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