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上半年销售增长七成,越秀地产称能完成全年1320亿目标

admin 2023-08-27 7
上半年销售增长七成,越秀地产称能完成全年1320亿目标摘要:   “越秀地产目前保持企业既定的目标,既要量、又要价”,对这两天全国关注的珠海楼市降价行为,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在8月25日下午的业绩会上表态。  当前楼市正处于政策持续宽松与市...
󦘖

微信号

15618884964

添加微信

  “越秀地产目前保持企业既定的目标,既要量、又要价”,对这两天全国关注的珠海楼市降价行为,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在8月25日下午的业绩会上表态。

  当前楼市正处于政策持续宽松与市场成交触底的阶段,作为地方国资房企的代表之一,越秀地产的业绩表现以及公司对市场走向的看法,对当前的行业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最近一个月以来,楼市利好政策不断。最新消息是,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

  对此,越秀集团董事长林昭远的看法是,政策会加持,“认房不认贷”等政策工具箱会相继推进。行业在筑底,市场存在分化现象。

  对于越秀地产而言,既要量、又要价。据林昭远介绍,越秀地产今年总推销货值是2400亿元,未来也将加大对市场的研判和营销的力度,下半年会根据一城一策,加快去化。

上半年销售增长七成,越秀地产称能完成全年1320亿目标

  对于越秀今年的经营目标,越秀地产管理层称今年总推销货值是2400亿元,这还不包括今年新增土地转化的土储,上半年已经完成了今年1320亿销售目标的63%,因此全年有望超额完成目标。

  根据越秀地产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836.3亿元,同比上升71.0%。克而瑞排行榜显示,上半年,越秀地产全口径销售额825亿、权益销售额495亿,分别位于排行榜第13名和第14名。

  作为广州国企,越秀地产业绩贡献主要在大本营。其中,大湾区市场合同销售金额为461.3亿元,同比上升45.3%;广州单一城市的合同销售金额达402.6亿元,同比上升37.2%,越秀在广州市场也是稳居第一。

  今年上半年,越秀地产在华东地区的表现也有提升,合同销售金额186.3亿元,同比上升151.4%。

  除了销售额保持七成的增长速度外,越秀地产今年上半年的其他核心财务指标也有增长。

  上半年,越秀地产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1亿元,同比上升2.6%。毛利率约为17.8%。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21.8亿元,同比上升27.5%;核心净利润约为21.5亿元,同比上升0.8%。

  在财务杠杆的“三道红线”方面,越秀地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分别为66.8%、53.2%和4.2倍,为绿档房企。

  融资方面,越秀地产上半年发行境内人民币公司债券合共54亿元,加权平均年利率3.37%;发行人民币自贸区债34亿元,加权平均年利率为3.92%;完成供股融资,募资净额约为83亿港元,供股获1.15倍超额认购。总体上,越秀地产平均借贷成本同比下降13个基点至3.98%。

  就债务结构来看,上半年,越秀地产人民币借贷占比79%,外币借贷占比21%。目前,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占比12%,平均债利率下降到10%以下。

  土地储备方面,越秀地产在上半年在8个核心城市合共新增11幅土地,总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全部位于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其中北京新增3幅土地,新增土储43万平方米,其余分布于广州、上海、杭州、成都、武汉、青岛和西安。

  新增土储中,越秀地产通过TOD、产业勾地、国企合作等方式增储占比63%,公开市场拿地的约37%。

  截至6月30日,越秀地产拥有总土地储备2813万平方米,其中大湾区占比46%,广州占比40%;华东地区占比19% ;TOD项目总土地储备约398万平方米。

  对于接下来的投资策略,越秀地产管理层指出,越秀地产会积极参与目前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未来会重点关注广州海珠、天河等区域。

  越秀地产总经理林峰在业绩会上表示,城市更新公司是积极参与,也一直在推进,但对旧村、旧厂把握的原则,首先是控制风险,因为城市更新的周期比较长,要对风险有整体评判,包括拆迁的难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等。

  林峰还表示,城市更新体量大,容易穿越周期,可以控制节奏,对房地产平稳的发展比较有利。但是,旧城改造的选择比公开市场拿地要求更高,净利率及毛利率也会相应更高,未来也将留出安全垫以防止出现风险。

  所以越秀地产拓展旧改项目的首要原则是“控制风险”。

  针对近期远洋等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林昭远表示,“市场的波动给我们各大企业带来的影响,我认为是市场经济正常的现象。”

  他解释称,2021年之前房地产是单边增长,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极速跳水,这样的下降给行业带来影响是正常的。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如果没有做好企业管理,出现流动性和信用问题都是正常的。

  “国企出问题过去也有,风险会不会蔓延还是要回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如何用好杠杆,如何管理好流动性。企业出现问题,不能怪市场,只能怪自己”。

󦘖

微信号

15618884964

添加微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