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来源 上游新闻
春节假期来临,不少自驾电车出行的游客再次遭遇考验——除了里程焦虑、充电难这些老大难问题,前几天广东湛江徐闻港码头限制电车上轮渡一事,也让不少远道而来的车主担心上不了海南岛。加上雨雪天气导致的路面湿滑、辅助驾驶失效,不少电车车主这次返乡时体验感有些差……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自驾电车返乡或出行的车主,他们讲述了途中遇到的考验和困难。
里程焦虑+充电难:雨雪天气加重电车负担
和以往春节返乡不同,今年春节前夕,国内多地遭遇严寒雨雪冰冻天气,让不少电车车主上演现实版“人在囧途”。不少电车车主表示,冬季低温环境下,纯电车的续航大幅降低,如果再开空调,电量耗费速度暴增,“太难了。”
春节开电车回家,最大的担忧是什么?近日,上游新闻记者搜索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发现,“续航”和“充电”依然是驾电车回家的两大核心难题。续航方面,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帖表示:“由于气温过低续航直线下降,车机反复提示无法到达目的地。本打算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没想到连续两个服务区都没有充电桩,下高速后的充电距离也很远”“为了坚持开到第三个服务区,中途开始降速,速度逐渐从100降到60,关空调,开双闪,靠右行驶,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中瑟瑟发抖,坚持了50分钟终于到达了长城岭服务区,到达时续航仅剩7公里……”
据澎湃新闻报道,虽然不少电动汽车声称续航可达500公里,但根据汽车资讯平台“懂车帝”的测评数据和各厂商在工信部网站公示的续航相比,热门新能源汽车在冬天时续航“打骨折”。以特斯拉热门车型Model 3为例,在-15至-10摄氏度的冬季环境,续航达成率大幅降至46%。一方面,冬天温度低,电池活性下降;另一方面,冬季车内开热空调,会更消耗电量。所以不少冬季开长途的电动车主,面对骤降的续航,面临“不敢踩油门”“不敢开空调”等尴尬境地。
充电难和里程焦虑仍是困扰电车的两大难题。 网络图
另外,春节返乡时充电难也是热门话题。近日,一条题为“1800公里充电7次”的新闻登上各大热搜。车主贾先生表示,他们一行四人1月28日从杭州出发开车回沈阳,1月30日凌晨1点到家,过路费900元,充电费800元,行程耗时38小时,充电时间约8个半小时,中间在济南休整了一晚,行车时间约18个小时。贾先生表示,这一趟1800公里,一共充电7次。路上最惊险的一次是,1月28日下午,他们赶到扬州宝应县服务区时,电量显示只剩9公里可开,“这次之后,我们每次都把剩余电量控制在50-100公里区间,提前做好充电规划。”
具体来说,充电难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充电慢。很多充电桩都是慢充,充满电需要8-10个小时,只有极少数属于直流快充;二是充电桩少。据统计,2022年数据显示,每2.6辆电车才对应1台充电桩;三是充电桩损坏或等待车辆太多。以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经常可以看到服务区内电车争抢充电桩的新闻。值得一提的是,像理想、比亚迪秦DM-i这样的油电混合(增程车),春运时也被不少纯电车车主“嫌弃”,认为他们不应该来抢充电桩。
极端天气影响大:低温导致辅助驾驶失效
和以往不同,本次春节返乡,很多途经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车主在高速公路上遭遇了极端的积雪结冰天气,路面很滑,导致很多车辆根本无法前进,只能堵在高速公路上等待救援。
记者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车主发视频表示,车辆在结冰和积雪的道路上寸步难行,刹车装置几乎无效。一旦出现车胎打滑的情况,车辆就不受控制,“地面太滑了,不是普通的积雪,是很硬的那种。轮胎在上面开,稍微方向盘没抓稳,车就滑走了。”另外,冰雪路面上,几乎所有主流品牌电动车辅助驾驶都无法使用,因为摄像头等零件都被冰封住了,只能靠人力开车。
遭遇极端雨雪天气,不少车辆被堵在高速路上,电车车主连空调都不敢开。 网络图
几天前,叶先生开着新买不久的极氪电车从四川前往温州过年,“这条路我开过很多次,但今年是第一次开电车经过,也是第一次碰上这样恶劣的天气。进入湖南省内后,沿途都是结冰的路面。”安全起见,叶先生都是以60公里/小时的低速行驶,并和前后车保持一定的距离,“路面滑,轮胎抓地力减弱,遇到情况时不能大力踩刹车,只能多次点刹。”
另外,由于没有充足的水和食粮,车主们还经受着另一种焦躁和不安。有车主表示,他在高速路上堵了好几天,车上准备的年货都全部吃完了。很多人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们没有携带足够多的食物,幸好后来领到了当地政府和沿途热心人送来的面包、八宝粥和水,才坚持到了脱困。
路线选择错误,走小路导致陷车
近日,来自江苏的孙先生(化名)在小红书上发帖表示,今年过年是自己第一次开着新买的电车宝马ix3回老家,从南京前往南通。但遭遇拥堵路段时,为了节省50分钟的通行时间,孙先生按照导航提示下了高速,改走一条小路。结果在经过一个村庄时遭遇冰雪路段,满地泥泞,车轮打滑后陷入烂泥,多次自救无果。
孙先生表示:“村民大叔拿来干草垫着也不行,还来了很多好心人帮忙推车,也无法脱困。期间也打了救援电话,但可能事故比较多,等到好心人用绞盘把我车拉出来之后,救援人员才联系上我,总体来说,除了这个小插曲,其他的还不错,一直担心的里程也没有问题,开了260公里到家后,显示还能开100公里。一路上音乐一直放着,空调也开了一半,这样的结果也算不错了。”
孙先生告诉记者,这次自驾电车回家的经历,也增加了自己以后用电车开长途的信心,“平时都是在市区开,体验还不错。现在我觉得只要不遇到极端天气,或者路况非常糟糕的路段,电车还是可以胜任自驾需求的。”
徐闻港曾限制电车上轮渡
近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新能源车通过港口轮渡过海难,票量少。有车主称,她们开的电车等待了将近十小时,仍未登船。还有车主表示,电车排队时间长,是因为安排上船的“配额”少。不少车主质疑,船舶运输相关公司歧视新能源汽车。
对此,“粤海铁票务预订”平台提醒称,因船舶消防安全要求,每趟船限载15辆新能源车。
徐闻港码头轮渡曾限制电车上船。网络图
徐闻港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因新能源车上船涉及安全运载的问题,所以每艘船装载的新能源车比例一般控制在10%以下,加上春运期间车辆增多,所以造成新能源车排队时间较长的情况。
后来据央视新闻报道,琼州海峡从2月1日起开通新能源车辆过海专船专班,缓解新能源汽车过海需求。新开通的新能源车辆专船专班运输是指新能源车辆及司机由一艘滚装船运输,随车人员由另一艘船舶运输,且运输新能源车辆的滚装船不同时载运旅客。目前专船每天4个航班,即徐闻港至海口新海港航班2个、海口新海港至徐闻港航班2个。
亲历者“支招”:少去服务区,下道去充电
相比不少电车驾驶者的“人在囧途”,从上海开电车回武汉的曾先生堪称“规划小能手”——路线方面,他提前研究了天气情况,多开了100多公里,但绕开了积雪堵车路段;充电方面,他没有选择去高速服务区凑热闹,而是选择下道后进入沿线城市,通过商场的快充车位充电,效率更高。
曾先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是武汉人,目前在上海从事广告传媒行业,这次回武汉驾驶的是一辆特斯拉Model Y电车。2月3日早上6点,他开车从上海出发,当晚10点钟到达武汉,1000公里的行程,一共花了16小时,“其中在路上开车12小时,充电5次,一共用了2.5小时,费用方面,充电费370元,过路费330元。”曾先生表示,出发之前,他就认真在路线规划上做了功课,“通常情况下,上海回武汉都是走沪武高速,800多公里,一般要开10个小时左右。但是我发现那几天沪武高速路况不佳,部分路段有大雾甚至雨雪,有拥堵和封道的风险。 ”经过研究,曾先生最终选择向南绕行,上海出发后,途经湖州、宣城、池州、九江等地,最终到达武汉,“这条路线虽然要多走100多公里,但算上充电吃饭的时间最后只花了16个小时,有些走沪武高速回武汉的朋友,在路上堵了很久,开了将近30个小时才回家,我算是非常幸运的。”
在充电方面,曾先生也做足了功课,“我从上海到九江一路都没经历堵车,差不多120公里的时速开下来的,但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电车的能耗相对也比较高,原来计划充电3次,实际上充了5次。”曾先生介绍,他没有选择前往高速服务区充电,而是下高速后在湖州、宣城、池州、九江、武汉这几个城市的超级快充站充电,“这样有几个好处。首先,不用在服务区排队;其次,这些超级充电站都设在商场里面,充电时还可以在商场吃东西休息,两全其美。”
最后,曾先生也以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些电车开长途的建议:首先,电量剩余20%就充,不要有侥幸心理;第二,充电时最后5%电量不要强求,很难充满,不建议消耗那个时间。第三,做好路况和天气情况的功课,避开雨雪天气和堵点。第四,如遇高速堵车,空调温度不要太高,风量不要太大,减少电池消耗,高速再怎么堵还是会动的,然后选择最近的出口下高速。
上游新闻记者 金鑫 部分资料综合自 都市快报、澎湃新闻
微信号
15618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