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15618884964
专题:稳中求进 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财联社3月2日讯(记者 郭松峤)在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新希望集团两会媒体沟通会昨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现场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
自1993年,刘永好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起,今年73岁的刘永好已经履职全国“两会”32年,担任过6届政协委员,一届人大代表,履职30多年间他已经提交提案或意见总计201份。据刘永好对财联社记者透露,其本次提案围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共6份,其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中透彻分析了造成民营经济活力出现下滑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作为国内第一大饲料企业和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的掌舵人,“猪周期”是刘永好经常被问及的话题。他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3年对生猪养殖行业是备受考验的一年,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涉及的原因很复杂。“但我总的认为,已经连续近三年的低谷,再三年的可能性很小,往上走的几率要大一些,估计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回到成本线以上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话题近期备受社会关注,他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民营经济立法是好事,是大事,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推动民营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有积极作用。
谈及修复负债话题,刘永好表示,新希望六和正从三方面修复资产负债表。一是通过聚焦主业,找合作伙伴抱团取暖等。二是在加强管理,狠抓现金流,导入数字化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方面下功夫。比如我们正在做养猪场数字化灯塔工程的改造和示范,减少病害影响,提升养殖效率。三是适时瞄准新的赛道做一些新的布局,比如对冷链物流进行投资等。
下半年猪价回到成本线以上的可能性很大
财联社:你怎么看待猪周期,你认为猪周期上行还有多远?
刘永好: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几年,生猪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60%,能繁母猪存栏量4142万头,在生产效率提高的情况下,肥猪出栏量与市场消费量的不匹配是造成猪周期低谷期拉长的原因。
2023年对生猪养殖行业是备受考验的一年,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从养殖收益看,猪价长时间低位徘徊,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全国绝大部分养殖户和农牧企业都严重亏损,大型猪企资金链吃紧,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个别大型猪企被迫重组。
猪周期按照正常的周期规律,大概四年左右一个周期,现在应该是进入上升阶段,这一轮周期明显拉长,现在在底部已经两年多将近三年。现在情况和以前有所不同,养猪业以前以散户、小户为主的模式已经变成规模化、体系化逐步占上风。投了很多钱不甘心倒下去的企业不断努力提升管理能力。其次,随着科技进步,管理提升和政策落实,养猪效率逐步提升,再加上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消费增长不够,供需匹配度发生改变,这些都导致猪周期拉长。
另外,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目前消费增长不够,一个是产能有所提升,一个消费略显不足,供需匹配度有所变化,这也是导致猪周期拉长的原因之一。我相信随着经济发展,随着老百姓消费信心的提升,只要消费上去了,猪销售就会好转。
我总的认为,已经连续近三年的低谷,再三年的可能性很小,往上走的几率要大一些,我们一些朋友也在研究,估计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回到成本线以上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财联社:那么,针对行业低谷期的应对措施,你有何建议?
刘永好:一是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支持行业内部通过资产流转、股权投资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要扩大生猪养殖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开放范围,提升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可用性,引导生猪养殖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顺势顺时出栏,在某些地区建立由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平台主导或参与的生猪养殖保供基地,在稳产保供的同时减少周期波动推动猪肉供需回归均衡。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发行专项长期贴息贷款或永续贷款,支持标杆企业跨越周期。推动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给予5年期的全周期信贷支持,确保低谷期不抽贷、不断贷。引导资本市场加强对生猪养殖企业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低息优先股、永续债的投资。支持龙头企业基于成熟养殖类资产,创新发行公募或私募REITs产品。
三是促进猪肉消费升级。解决猪肉供需不匹配和不平衡的问题,就要大力鼓励猪肉消费,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发放猪肉或猪肉产品消费券,支持猪肉加工制品的研发创新,丰富猪肉制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刘永好也建议,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积极采购认证溯源的安全肉,与大型养殖主体开展订单养殖,定期定价采购猪肉,拓宽猪肉消费场景,推动猪肉消费升级。
为民营经济立法是好事、大事
财联社:你怎么看《民营经济促进法》进程加快?
刘永好:我觉得为民营经济立法是好事,是大事,是推动国家高质发展重要环节。我作为政协委员,希望国家立法来保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对待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这也是我们好多民营企业的一些基本想法。我们是法治社会,立法保证民营企业基本权利,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是一个法治社会必须的。
财联社:此次您还提交一份关于《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怎么看目前的民营经济发展?
刘永好:提升民营经济活力是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民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领域涌现出一批佼佼者,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民营企业是成熟的,尽管现在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有不少企业面临压力,但仍在积极地努力;民营企业总体上受老百姓充分认同。民营企业方方面面的进步,对国家做了很多贡献,同国有企业一道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但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民营经济活力出现下滑。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企业扩张意愿变弱,民间投资减少;二是创业热情降低,人数明显减少;三是资本容忍度降低,投资活跃度减弱;四是认知和预期分歧较大,信心较弱。
财联社:民营经济活力为何下滑?
刘永好: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转型换挡阵痛明显,惯性增长方式失灵;二是一些支撑行业增长受转型、周期等因素影响出现业绩明显下滑,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三是预期分歧较大,部分民营企业观望、收缩、躺平情绪有所蔓延。
财联社:那么,如何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你有哪方面建议?
刘永好:一是重点行业头部企业社会影响和行业带动作用大,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绿色沟通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增强民营头部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能力。二是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特殊时期的金融和资金支持,不在特殊困难时期抽贷,在新增贷款和发债担保增信方面给予支持。三是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避免对行业和相关企业造成大的冲击。
微信号
15618884964